10月21日,“足球队报”刊载了针对国足前主帅伊万科维奇的专访第四篇章。
你曾经表达了对国脚在联赛踢不上比赛的担心,所以你长期集训,但是却没有热身赛
我们竭尽所能地安排备战工作,遗憾的是未能实施长期集训计划。举例来说,在迎战巴林队前夕,我们仅与科威特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,这成了唯一的热身机会。其余场次前均未能安排热身,原因在于我们的最长备战周期不过7天,这样的时间跨度内难以安排热身。比如海南的集训,持续时间也仅约7天,我本想借训练之机更深入地观察球员表现,故而未组织热身,加之当时各俱乐部正忙于冬训,其他国家队也无暇参与比赛。
你觉得中方教练组给你带来了哪些帮助,有什么是可以提高改进的
我对中方团队成员深感满意,他们均拥有高水平的运动员背景,且怀揣着进步与学习的强烈愿望。这是一次与中国教练员深度合作的宝贵经历,对他们而言,也是与国外教练共事、接触多元理念与观念的良机,这样的自我提升、知识积累与学习过程不应中断。与不同风格的教练合作,能让他们见识到更多元的选材标准与工作要求。我欣喜地看到,越来越多的中国教练开始执掌俱乐部队,通过实践不断进步,确立自身地位。邵佳一便是一个典范,他已开始执教俱乐部,尽管青岛西海岸并非豪门,但我坚信他仍有着光明的未来。
谈谈在中国执教期间的舆论和球迷压力,听到下课声音的感受是什么
对于我们教练而言,承受来自球迷、媒体、足协或俱乐部的压力是家常便饭,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,本身就是一种荣耀,这是我们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无法承受压力的人,显然不适合担任教练。当然,我们都渴望得到赞赏,但批评与负面反馈也是工作的一部分,它们将伴随我们的整个执教生涯。